您当前位置: 首页-资讯 > -正文

宜昌十大名菜传说故事(四)

来源: 腾讯网2023-08-01 10:26:58

石磨懒豆腐的故事

文/胡立洪 国家烹饪大师

杨善全 楚菜功勋大师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高小芹 三峡酒店烹饪学院院长

向 东 美食老饕

“草鞋家织布,

面饭懒豆腐,

烤的蔸子火,

住的吊脚屋。”

一首鄂西民谣生动地描绘出,历代三峡子民的衣食住行,也告诉人们,懒豆腐是巴山楚水最接地气,土掉渣的乡土菜。

逢年过节,三峡土著乡民都有泡黄豆,磨豆浆,煮豆汁,点卤水,压豆腐自食和招待客人的习俗。追根索源,由来久远。

相传,早在土苗先祖向王天子时期,一次,住在清江河畔武落钟地山的向王天子,去宜都清江河口茶店子刘氐宗祠走亲戚,拜访儿媳娘家。亲家母刘婆婆听说向王天子亲家翁要来,连忙催家中有点懒散的儿媳妇,当晚泡黄豆,第二天早起磨浆打豆腐。

翌日凌晨,懒儿媳打着呵欠磨罢浆下锅,刘婆婆即去灶下烧火煮浆,叮嘱儿媳守在灶台勤搅拌,以防糊锅底。

烧到豆浆欲沸时,刘婆婆抬头见懒儿媳,正闭着目,不住地点头晃脑“钓鱼”(土语打瞌睡),就朝儿媳大喊两声,这一喊,惊吓得儿媳伸双臂猛扭身一蹦,竟将灶台上洗净切好的一烧箕南瓜嫩叶尖,全打翻到煮浆锅里了。这下可搞拐啦!(土语,出错了)豆腐打不成了,怎么办?

这懒媳妇懒归懒,但平时办事却心灵手巧,懒人自有懒办法,她不急不慌,就锅将豆浆南瓜叶尖,煮成了一大锅米白色汤汁浓稠细腻,弥漫着南瓜叶尖翠绿的稀豆粥糊。她又将瓜叶豆粥糊分盛了两只兰花边大汤钵。

一钵浇盖了一层,用五花腊肉丁腊油煸农家豆办,腊八豆豉,葱姜蒜末,洋葱丁和节儿根丁的荤臊子。

另一钵,则先撒上葱姜蒜末,花椒胡椒粉和一大把鄂西“味之山妖”

山胡椒,再淋上两大瓢烧得青烟直冒的芝麻“响油”。热气腾腾袭人,葱香爆爆钻鼻,响油吱吱有声,荤素两大钵一并上桌。荤钵色泽艳丽,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,又如一盆飘香飞味的“热盆景”;素钵更似一帧轻描淡写的山水风物大写意水墨画,仙雾萦绕,诱惑双眼,又刺激味蕾。

席间,向王天子专注这荤素两大钵色泽炫亮,对比反差强烈新菜,闻所未闻,更见所未见,猎奇举勺一尝,连呼:“有味!好吃!真好吃!”荤钵酱香浓郁,油浸爽滑,五味交融,谐和无间。素钵则玉洁翠绿缠丝一体,水乳交融,更清淡,更清新,更清欢,豆香实足,原味回甜。素钵小勺慢品,若饮玉液琼浆 ,荤钵大瓢大哚豪颐,更显豪气壮怀。荤素两钵通过颜值强差,味道对比落差,双重诱惑征服了向王天子的味蕾,尤以荤素交替泡金包银饭,更是锦上添花!向王天子吃得手舞足蹈,喜形于色,早忘九五之尊,与万民同庆同欢。

饭罢,向王天子要自己的儿媳,去向亲妈刘婆婆请教这两钵菜叫什么名字?怎么做?

刘婆背着向王亲家和自家懒儿媳,对自己的亲女儿实话实说:“这是你懒嫂子偷懒打瞌睡,把一锅豆浆搞拐了,没打成豆腐,变成了一锅偷懒没点卤的偷懒豆腐。”

嫁出门的姑娘,泼出门的水,向家儿媳学艺到手,就急忙回婆屋向王天子家,便照瓢画葫芦,做起了偷懒的豆腐。向王天子吃后很满意,问儿媳这菜叫什么名字?她忘了问妈,只记得妈总说嫂子懒,偷懒想的懒办法,没点卤打的偷懒豆腐。便随口回答向王公爹叫“懒豆腐。”从此,懒豆腐就从向王天子府向四处传开了。

向王天子真喜欢懒豆腐,尤其喜欢懒豆腐泡金包银饭,真是七仙女下凡找董永一一天仙绝配。

“向王天子吹牛角,吹出一条清江河”,懒豆腐经向王天子天天吹,餐吹,待客亦吹,所以名气越未越大,这懒豆腐亦越做越精,如今做成了宜昌十大名菜之一。

也许又有人会问:这懒豆腐既出在宜都清江河畔茶店子刘氐宗祠,为什么状元却被宜昌市“燕莎大酒店”夺走了呢?问得好!问题也就出在同一个“懒”字上!

如今,不少店打懒豆腐学会了偷懒,他们一改传统的手磨浆为电磨磨浆,电磨没有手磨得细匀,当然口感就差些。还有一些店干脆自己不磨,批一些干豆花粉,随吃随冲。

宜昌人钟情懒豆腐,因为打懒豆腐的方法是多少古稀老人永远记得,是自己妈妈手把手教会的,是逢年过节吉时才会做的吉庆食物,它承载了多少父辈的慈爱,这就是儿时的妈妈味,这就是抹不去的故乡情。

现在,各种榨汁机,豆浆机,磨粉机,破壁机的普及,虽然省去了不少原始手推磨拐的工序.可这一省,也省去了多少:

.“推磨郎,拐磨郎

推的细浆白汪汪

煮的豆浆浓又香

儿们吃哒白胖胖”

这甜蜜的生活情趣,省去了多少懒豆腐原本的清香,清纯,和原始的清欢啊!

我们爱宜昌十大名菜“石磨懒豆腐”的原汁原味,原始清欢,我们也爱常吃常品宜昌老饕为石磨懒豆腐的配诗:

“石磨臂短日月长

汗水拌豆磨琼浆

砥砺人生不乏味

只唯民众爱豆香”

标签: